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博客

犀牛手札74:你的人生估价几何?(4)

犀牛手札74:你的人生估价几何?(4) 上一次《犀牛手札》咱们一起看了一些可以测量大家有效年龄的测试题,不知道大家对自己的答案都满意不满意。 上回谈了健康,这次来点俗的:咱谈钱! 很多人都爱钱,因为干什么都需要钱,所以不能怨人们太爱钱。遥想远古时候,还是以物易物的年代,后来随着交换越来越频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发现不能令交换双方完全满意的时候越来越多,于是,钱作为一种物品价值的衡量标准便应运而生。 很多人都能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却不爱惜时间,或者说不知道如何爱惜时间。也许是因为人们比较难认知抽象的事物。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时间却缺乏可以衡量的工具。 下面,Rhino就来尝试着把时间量化,大家好随我一起来看看,你的时间到底能值多少钱。...
博客

犀牛手札73:你的人生估价几何?(3)

上一次《犀牛手札》咱们一起看了不同的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外在表现,这次咱们一起来看看不同的人在不同年龄内在的不同。 大家应该对下面的话很熟悉:时间是最公平的,永远不会怠慢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也不管你是一个做什么的人,甚至不管你是不是人,都不会为你驻足,哪怕只是一瞬间也不可能。 以前Rhino从来没有对上述的话进行过怀疑,但是学习过地产中的有效年龄的概念以后,突然发现,其实时间不仅作用在不同的建筑物上不同,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有这么一个实验,可以很容易的测出每个人身体的真正年龄或者说有效年龄,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看: 测试一)记忆力 要求被测试者默记下面20个词60秒,然后再聊聊天或者做些别的事情,5分钟后看看能记住多少:图章、日历、假期、柜子、钢笔、电话、润肤霜、苹果、门、风、手提袋、官员、桥、眼睛、骆驼、闪电、快乐、小屋、鱼、自行车。...
博客

犀牛手札72:你的人生估价几何?(2)

上一次《犀牛手札》咱们一起看了几个不同年代的在售的房子的样子。现在,大家来和Rhino一起看看人在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状态。 对人来说,脸的中部是面部老化最明显的地方。年轻人的中面部是充盈丰满的,而这也是他们看起来年轻的原因之一,在合适的部位储藏有适量的脂肪。而在衰老的过程中,脸颊的脂肪开始减少,而下颌的脂肪开始增多。正是中面部的容量减少,使得面部显得干枯瘦削。这种面部容量减少的情况可以很容易地从家人身上发现。下面这张图片上面人的年龄分别为八岁,五十六岁和八十三岁。 八岁、五十六岁、八十三岁 年轻时,人的面部中间部分是自然丰满的,面部下方和颈部也是紧实的。一张年轻脸庞的形状应该看起来像是一个倒过来的鸡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面部的中间部分容量渐渐流逝,而下部和颈部变得臃肿。这使得面部轮廓看起来像是正过来的鸡蛋了。 据说,人的二十五岁是一生中最最潇洒、最漂亮的时候,这时人的身材最高、身体最强健;到了四十岁,人平均身高就会会比十年前矮八分之一英寸,身体各处的毛发会变细两微米,腰围和胸围则渐渐变粗,精力也会不如以前;到了五十岁,人的视力开始变差,男人嗓音会升高,女人嗓音会变哑,腰围则都会继续变粗;到了六十岁,人很可能会比最高的时候矮四分之三英寸,眼睛、耳朵、舌头都变得更加不灵敏,肺活量也会比三十年前减少一半。 过了25岁,人对外界的反应开始变慢。虽然神经系统并没有变慢太多(每十年才减慢百分之二),但是过了25岁,人脑丧失神经细胞的速度会猛然加剧,直接导致了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并做出决定。有证据表明,如果让几个不同年纪的人强记二十四个词汇,在他们回忆时,二十岁的人能记忆十四个词;三十岁的人能忆及十三个;四十岁的人能记住十一个;五十岁的可记住十个;六十岁的是九个;而七十岁的人却只能记住七个。...
博客

大多地产7月半月报告

2013年7月16日消息,大多地区在7月前14天通过MLS系统一共产生了3,603桩住宅交易。比去年同期上升2.2%,而同期新盘的挂牌数量则减少了2%。 GTA下半年房屋市场以成交价上升、挂牌数量下降开局,显示出年成交价上升的趋势。这一点在多伦多独立和半独立房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前14天的平均成交价为$510,819,比去年上半年的$472,632上升8.1%。独立屋和半独立屋的售价上升非常强烈,在多伦多市分别达到了10.7%和14.1%。 多伦多地产局的高级市场分析经理Jason Mercer说:“相对于上半年来说,下半年的价格上会会更为明显。市场对低层住宅的需求明显继续上升。由此也给condo市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博客

犀牛手札71:你的人生估价几何?(1)

西方地产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概念,如何计算物业的价值就是其中一个。 地产中常用估价的办法有三种:直接比较法、成本分析法和投资效果法。 直接比较法就是用几个相似的物业进行直接比较,把所有不同的部分,比如占地啦、房型啦、房龄啦、结构啦、装修啦、车库啦、地段啦、时间啦等等所有不同的因素加以不同的权重进行剔除或者调整,在剥离所有外在的影响之后,就可以得知物业本身真正的价值。 成本分析法则是通过不同的办法找到需要评估的物业每一个单位的重建成本并加以相应的折旧,最后得到物业现在的价值。 至于投资效果法则稍稍有所区别,讲的是一项物业完全从值不值得投资的角度出发来判断物业的价值。投入产出比越大,则说明物业越有价值。 当然,Rhino在《犀牛手札》中提出物业估价的这个问题并不是要在这里做一些学术性的分析,想要了解详情的朋友直接买本物业评估的书看看就好了。之所以想起这个问题,主要是Rhino最近集中看了一些关于教育和效率管理方面的书籍。因为Rhino本人是地产经纪,在看书的时候,脑中偶尔就会突然蹦出一个和地产相关的什么什么东西。这一次,我也是突发奇想:如果把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的一生,用地产上的评估法来估一下值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会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