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手札160:公校、蒙校、华校你挺谁?

在上期的文章里,犀牛和大家聊了聊旺市的好校区。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咱们平常提到的好校区只是指普通的公校按照每年菲莎学院的排名得出的一个顺序,和学校真正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联系。而且菲莎学院的这个排名,并不涉及不参加排名的公校、几乎所有的私校和不受校区限制的学校,包括我们经常说的IB学校和艺术学校。

学校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按是否付费划分,可以分为公校和私校;如果用宗教归属划分,可以分别无宗教倾向的学校和宗教学校;如果用办学理念划分则可以分别传统教育学校和现代教育学校。其中传统教育学校又可以大致分为英式教育、美式教育、德式教育、中式教育等多种。今天这期文章,犀牛主要想和大家来聊聊不同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区别最大的就是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差别。说到这儿,插一句,本文说的传统教育理念专指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主流公校教育理念,既不指遥远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也和咱们老祖宗,什么诸子百家的教育方法无关。如果真要较真的话,现代教育理念的很多方面反而是和这些远古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蒙特梭利像

华德福-Rudolf_steiner

书归正传,如果有朋友对这些远古的理念感兴趣,咱们下面单聊。今天的文章主要围绕着当今西方主流的公校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区别来讲。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方面的理念也互有借鉴和渗透,咱们主要说区别。

目前的公校教育和我们熟知的计划经济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都有教学大纲。教育部会在每年开始的时候,制定每一年学生的任务和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由教师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侧重点在于获得的知识多少和类型,不涉及教授方法。现代教育则几乎完全相反,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最终获得知识的程度反而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这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缺点,公校依托于教学大纲,最终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大纲制定的优劣。以蒙校(蒙特梭利)和华校(华德福)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念,则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有心的家长们比较容易模仿和学习。

蒙特梭利

下面我主要来讲讲蒙特梭利和华德福教育的异同,希望能给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选择和方法上面,提供一些帮助。

华校和蒙校的教育理念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即所有的教育都要基于孩子的自由意志。当然,除了这个出发点之外,蒙特梭利和华德福两大教育体系就几乎再无相同之处了。

按照犀牛的理解,蒙特梭利和华德福教育的不同是由这两大教育体系创造者研究的角度和视点的不同导致:在蒙特梭利,老师大部分时间的角色是旁观者、记录者和协同者;而在华德福,老师则更像是导师和引导者。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区别华德福学校和蒙特梭利学校的话,那就是,“华校的孩子在玩中受益,蒙校的孩子在工作中成长”。

华德福-600

不记得是谁曾经说的,历史是由很多偶然性构成的。而在这种偶然性又很奇妙的成不均匀分布,好像天上的星空总是一团一团的在一起,而其他地方却是大片大片的空白。在人文上也是如此,天才们好像总是集中出现。比如当今世界人文上的几大导师,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相隔不过几十年。从单独的文化角度来看,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中国的春秋战国、欧洲的文艺复兴等时代,人才的密集程度犹如过江之鲫,而在其他时段则相差甚远。

当今世界上两大的非宗教独立学校运动蒙特梭利和华德福教育的出现也有相似的巧合,它们的创始人出生在相邻的两个国家,年龄相差9岁(施泰纳,奥地利,1861-1925;蒙特梭利,意大利,1870-1952)。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按理说两个教育大家的生活应该有很多交叉之处。但是奇妙的是,施泰纳和蒙特梭利在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沟通过的迹象,它们的理论和学说也几乎没有相同之处。

这又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两个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文化中、同样的文化大师,互相之间一点交集也没有,非常的不可思议。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这么两个人:李白和王维。李白和王维同岁,文才相当,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书画三绝,又同是孟浩然和杜甫的好友,但历史文献中居然找不到一点有关他们之间友谊的记载。

李白王维

一不小心,字有点多,这期就先到这儿吧,下次再接着和大家聊。

死磕房地产,每天推荐新房,每周原创专栏文章,每月独立解读官房地产报告。微信公众平台“多伦多买房卖房‘(号码:Toronto-RealEstate),以“罗辑思维”为样本,致力于发现和创造房地产价值,力图无缝连接投资者和最有前途的地产项目。爱,就同行;不爱,就旁观。

欢迎添加犀牛的个人微信:1867654,也欢迎访问地产犀牛网(RhinoZ.info)。如果不想看文章,就来荔枝FM 753356,犀牛给你说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