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 哪种最有效?犀牛手札42

Share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3岁、7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点,掌握好这两个关键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今天,Rhino要和大家聊的话题就是 最有效的 早教 :如何利用好关键点,用最省事的办法,最大效率的教育好孩子。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孩子3岁以前的大脑发育最快。婴儿出生时大脑重量370克,此后大脑重量迅速增加,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而孩子的体重要到l0岁才能达到成人的50%。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3岁前是人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

一个小孩子到了3岁以后,他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点逐渐成形。在这个时候,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很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等到了7岁,孩子已经有了逻辑分析和归纳判断能力,这时候,我们从的孩子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

早教

3岁和7岁并不是我们的老祖宗随意编出来的数字,现在已经有了研究报告证明了这两个岁数的重要性。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试验观察。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1000名3岁儿童,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 1)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 2)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 3)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卡斯比教授得出结论,在孩子的幼年成长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忽视的重任。虽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会随着阅历和各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若是父母、老师能在孩子幼年给予正确的引导,那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开展过类似的研究。他们首先找来20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4项性格特征:
1. 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
2. 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
3. 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
4. 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
1) 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2)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3) 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
4)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说,研究结论令人吃惊。“我们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他说,“这正好说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你一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经说过:“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的研究成果证明,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也就是说,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了。

由此可见,如果在适当的时期,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 早教 ,是多么的重要。

从下期起,Rhino将分别针对3岁和7岁这两个关键点的教育和大家继续聊儿童教育的话题。

学一点额外的房地产知识:

Share